(资料图片)
中国网5月26日讯(记者 张艳玲) 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获悉,目前,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共计27条线路807公里,市郊铁路365公里,轨道总规模居全国第一。今年,还将开通一些新线路。另外,京雄高速将实现全线通车。
近日,《2023年北京市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》发布实施。今年,北京市交通工作将继续秉承“以人为本”和“慢行优先、公交优先、绿色优先”的治理理念,到2023年底,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力争提升到74.7%,全市轨道车站出入口换乘距离小于50米的公交站点占比达到86%,进一步提升市民交通出行的获得感。
今年开通2条(段)新线和3座既有线车站
交通部门将继续以轨道交通为骨干、智慧交通为支撑,推进多种交通方式加快融合发展,加快构建“轨道上的都市生活”。
目前,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共计27条线路807公里,市郊铁路365公里,轨道总规模居全国第一。今年,将开通轨道交通16号线(榆树庄—宛平城)、17号线北段(未来科技城北区—工人体育场)2条(段)线路30.2公里;计划开通16号线二里沟站和苏州街站、11号线模式口站3座车站,完成1号线福寿岭站改造工程;加快推进3号线一期、12号线、28号线等在施线路建设;实施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,开工建设1号线支线。
今年,将持续推动实现各个层级轨道交通一站安检、一票通行、一套体系、一网运营;推广国铁与城铁双向安检互信;加快推动市政交通一卡通与“铁路e卡通”在北京市郊铁路中的应用;进一步缩短市郊铁路和地铁站点换乘距离;推动市郊铁路公交化运营,推进建设东北环线、城市副中心线西段。
轨道公交换乘距离小于50米的公交站点占比86%
今年,交通部门将加快实现公交、轨道一张网、一张图,共同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和竞争力,实现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52.9%。构建轨道服务中长距离出行、地面公交服务中短距离出行的互补发展模式,补充、加密轨道服务空白区域、线网密度不足区域公交线网,优化调整公交线路65条;实现全市轨道车站出入口换乘距离小于50米的公交站点占比达到86%;梳理重点区域地铁夜间接驳需求,优化地面公交与轨道运营时间的衔接补充,在高峰时段乘客排队时间长的10个轨道大客流车站,增加地面公交运力投放,缓解轨道客流压力。
目前,北京市已开行定制公交线路376条,今年将进一步优化定制公交算法,提升服务市民就医、旅游、购物等个性化出行需求的效率。推广“京津冀定制快巴”,从服务北三县通勤人员便捷进出京,向环京周边地区其他方向延伸覆盖,为更多乘客提供方便、快捷、舒适、安全的公交服务。
实施慢行系统品质提升三年行动以来,北京市已完成3200公里慢行系统改造。今年,将持续提升慢行系统品质,继续推进回龙观自行车专用路东拓工程,实现南展工程北四环至西直门交通枢纽慢行路线贯通。同时,推进道路慢行系统联通融合,完成清河下段(立水桥—温榆河河口)10公里慢行系统建设,推动建设西南二环水系28公里滨水道路,实现右安门至通惠河12公里贯通,持续改善城市河湖滨水慢行系统,形成河湖道路、园林绿道和城市道路联通融合的线网体系。
实现京雄高速全线通车
高速公路方面,实现京雄高速全线通车,推进国道109新线高速工程基本完工。开工建设京密高速(机场南线—六环路)、京平高速改扩建工程、承平高速主体工程。
普通公路建设方面,建设完成京藏高速北辅路、天北路北延、胡黑路、密三路。开工建设南山环线三期、雁栖湖北二路等一批道路。建设“四好农村路”,新增“美丽乡村路”280公里,乡村公路养护工程实施里程比例不低于5%。
城市道路建设方面,完善快速路路网,持续推进京密路(太阳宫北街—机场南线)、北清路、安立路快速化改造,开工建设亮马河北路、东五环远通桥改造。提升主干路服务水平,建设完成安宁庄北路,持续推进太平庄中街、北辛安路南段、鲁疃西路南延等建设,开工建设顺黄路。城六区及通州区建设完成次干路和支路17条、开工建设15条,中心城区集中建设区道路网密度达到5.45公里/平方公里。提升城市道路养护水平,完成100万平方米城市道路大修。
综合客运枢纽方面,实现首都机场线东直门站航空行李托运功能,加快丽泽城市航站楼一体化工程建设,加快推进朝阳站、丰台站、城市副中心站等3个铁路车站配套交通枢纽建设。
为完善城市副中心交通基础设施,今年将加快轨道交通平谷线、6号线南延、城市副中心线等建设,完成漷台路和京哈高速加宽改造工程,持续推进东六环入地改造工程、通马路、厂通路等一批道路建设,改善区域通行能力。开通运营东夏园枢纽,推进城市副中心站、通马路、环球影城北等综合交通枢纽建设。
(监审:蔡晓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