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资料图】
7月8日下午,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——“法治保障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”主题论坛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举行。论坛聚焦法治保障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这一主题,共享实践经验,共谋路径举措,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、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凝聚共识、贡献智慧。
“我省法院创新发展司法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有效举措,探索以最严格司法守好多彩贵州文化生态。”论坛上,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,近年来,我省法院持续推进环境资源审判理念现代化。
深入践行生态环境全要素保护理念。建立乌江、赤水河等地“水上法庭”,依法保护贵州八大水系重点流域生态环境。设立赤水丹霞、天眼宁静区等专门法庭,有力保护重点区域生态环境。在茅台、湄潭、凤冈等地成立特殊环境保护法庭,积极保护酱香白酒、干净黔茶等重点产业生态环境。
深入践行自然生态文化生态一体保护理念。创新发展司法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有效举措,探索以最严格司法守好多彩贵州文化生态。开展红色资源损害赔偿诉讼,为弘扬长征精神、遵义会议精神守好红军黔中足迹。出台司法保护传统村落的意见,通过行政公益诉讼判令行政机关履行规划控制监管职责,守住苗乡、侗寨、布依村落特色风貌。发出全国首份《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法保护令》,依法审理苗医药传承保护案件,做好“千年苗医、万年苗药”的司法守护者。
深入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。创新清除污染、修复土壤、补植复绿、增殖放流、劳务代偿、认购林业碳汇等法律责任承担形式,建立判后执行回访、第三方监督履行等机制,将惩罚与修复相统一贯穿到审判执行全过程。建成集警示预防、异地修复等功能为一体的,司法森林碳汇、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金毛狗蕨等生态修复基地37个,完成补植复绿1.26万亩、68.21万株,增殖放流鱼苗338.43万尾。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景雄
编辑 方勇
二审 熊瑛
三审 欧阳海南